自2017年至2022年12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批準175家生產工廠的461個系列1380個(不含已注銷產品)嬰配產品配方通過注冊。其中包括境內的121家工廠的1038個配方,境外的54家工廠的342個配方。食品伙伴網對注冊批準信息進行匯總,具體分析如下(以下分析均不含已注銷的數據)。
01、2022年及歷年配方注冊批準數量統計
2022年度通過注冊的配方數量為183個,主要為2022年新注冊的配方和2022年注銷再注冊的配方。圖1為近年來的年度獲批配方數量統計。2017年是配方注冊批準量的高峰期,占已批準產品的59%。由于每個生產企業原則上不得注冊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2018年后,嬰配乳粉的新配方注冊數量逐年減少;至2022年,隨著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5年有效期臨近,加之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國標實施過渡期即將截止,促使企業加速產品配方升級,紛紛進入新一輪注冊流程。

圖1 年度獲批配方數量統計
02、國外各國獲批配方數量統計
進口產品共有342個配方通過注冊批準,分別來自15個國家,其中通過注冊數量最多的國家是新西蘭(72個配方),占進口配方總數量的21%。新西蘭和荷蘭是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主要進口來源國,在奶源地建設和管理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相應配方注冊數量也是領先于其他國家。具體數量如圖2 所示。

圖2 獲批進口配國別分布統計
03、獲批配方產品類型統計
隨著消費者對羊奶營養價值的認同及消費結構的轉變,羊奶粉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獲批的嬰配產品配方中,牛奶粉共1086個(79%),羊奶粉共294個(21%),獲批的羊奶粉配方中,以國產產品為主,占比89%。如圖3所示。

圖3 牛奶粉和羊奶粉(國產/進口)的分布情況統計
04、獲批配方生產工藝情況統計
目前獲批配方中,以干濕法復合工藝生產的產品居多,有612個配方,干法工藝生產的有425個配方,濕法工藝生產的有343個配方,與2021年相比,2022年干濕法復合工藝、干法工藝產品略有增加,濕法工藝產品略有下降。如圖4所示。

圖4 獲批配方生產工藝情況統計
05、新老國標注冊情況統計
由于本年度正處于2021和2010版嬰配食品系列標準換版的過渡期,存在按新國標注冊和按現行國標變更、延續等的重疊情況,僅通過注冊批準信息不能直觀體現是按新國標還是按現行國標注冊。食品伙伴網以食品審評中心網站批準公布的信息為基礎,結合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的信息及對嬰配注冊相關信息的了解,綜合分析配方批準信息的情況,為大家提供參考。
截至2022年末,依據審評中心公布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注冊批準公告,匯總整理得知本年度共批準發布了1158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配方注冊批準信息(同一產品進行新國標變更、現行國標延續等不同的注冊事項按多個配方統計),其中屬于新國標配方的共227個(不包括首次通過新國標注冊后,又按新國標延續注冊、變更注冊等),其中按新國標注銷原配方申請新配方通過注冊的產品共119個,涉及46個系列,按新國標變更通過注冊的產品共90個,涉及34個系列,按新國標通過注冊的新配方產品共18個。新國標配方相關信息如表1至表3。
表1 按新國標注銷原配方申請新配方獲批的產品概況

表2 按新國標變更獲批的產品概況

表3 按新國標注冊的新配方獲批的產品

以上227個通過新國標注冊的配方共涉及34家工廠。其中,雀巢瑞士工廠(Nestlé Suisse S.A.)、澳優海倫芬普魯托有限公司、惠氏營養品(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惠氏營養品愛爾蘭有限公司、紐迪希亞庫克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外工廠,其余均為國內工廠。已有16個工廠完成了3個系列9個配方的新國標注冊。各工廠相應配方數量見圖5。

圖5 2022年通過新國標注冊的配方相應生產企業情況統計
除以上227個新國標配方外,其余931個屬于其他情形的獲批情況,包括按現行國標注冊、變更、延續及新國標延續、按新國標通過注冊后變更。這些配方占2022年批準注冊配方的80.4%,各類型批準具體配方數量如圖6。

圖6 其他情形獲批的配方
06、總結
嬰幼兒配方乳粉是廣大嬰幼兒的主要食品,其質量安全直接關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系億萬家庭的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總體水平,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也相應提高。
2021版嬰幼兒配方食品系列標準的實施過渡期即將結束,在2023年2月22日新國標實施后,所有嬰配企業都需要按新國標獲批的配方組織生產,更加需要嬰配企業提高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養全面性,加大創新力度,生產出更加具有針對性和自身特點的產品,從而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特別說明
本次數據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發布的嬰配產品獲批信息為準,統計截止時間為2022年12月31日,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食品伙伴網。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愿我平臺發布,請聯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