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由食品伙伴網、美中健康產品協會(HPA)、國際益生菌協會(IPA)主辦的《2022益生菌在線峰會》在線上召開。
本次會議匯聚了益生菌行業高校院所及優質企業的權威專家及科研人員,共同探討益生菌領域的前沿進展及科研成果在產業中的創新轉化,并對益生菌產學研用健康發展提出了專業觀點,共同繪制益生菌行業的藍圖。

本次會議,邀請益生菌領域權威專家,就益生菌相關機制與研究前沿、益生菌相關法規及市場趨勢、益生菌與人體健康、益生菌相關產品配方創新及解決方案、后生元與腸道及代謝健康等熱點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共同促進益生菌行業健康高效發展。
益生菌行業作為我國新興行業,在益生菌產業迎來黃金時代之際,科學界也持續不斷的深入挖掘益生菌更豐富的潛能,逐漸探索出各式具有特定健康功能的益生菌,并應用到各個細分領域。伴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益生菌科研與產業發展也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面對新技術、新需求、新業態帶來的新挑戰,如何直面挑戰、把握機遇,成為我國益生菌行業的戰略思考與行業規劃。

在本次會議上,食品伙伴網創新研究中心負責人馮永方老師分析解讀并發布《2022益生菌行業白皮書》、《2022功能食品行業白皮書》,以推進益生菌和功能食品行業發展為目的,主要匯集了益生菌與功能食品行業的相關政策、監管與法規、市場和產品情況等信息,為益生菌和功能食品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上海理工大學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東方學者特聘教授王光強老師分享了“益生菌相關功能機制與研究前沿”的報告,表示益生菌作為膳食補充劑能夠有效地緩解炎癥、氧化應激等不良狀態,改善機體膽固醇、膽汁酸、脂質代謝等代謝紊亂。并以專利菌株植物乳桿菌AR113為例,介紹了從益生菌篩選、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的構建、功能評價以及功能機制解析,為益生菌的系統研究提供參考。

AB-BIOTICS大中華區負責人律冉老師分享了題為“基于特定益生菌配方幫助改善新冠的臨床研究”的報告,重點講述了 Gut Microbes 特定益生菌組合AB21改善新冠陽性患者癥狀并降低病毒載量的RCT臨床研究分享、菌株作用機理、安全性討論以及法規標準及國外上市產品案例。通過此次對益生菌組合AB21作用機理以及臨床驗證的介紹,AB-BIOTICS對改善新冠的臨床研究及益生菌產品配方創新提供了新方案?!?br />

生合生物科技(揚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添根老師在會上分享了題為“無過敏原益生菌全球市場趨勢分析與解決方案”的報告,并表示根據國外過敏期刊調查資料顯示,全球具過敏性體質的人,約占所有人口的30%。在國內,過敏性疾病總體患病率更超過了20%。而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選擇使用益生菌緩解過敏不適問題,但鮮少人發現,大多數的益生菌產品本身含有牛奶和大豆過敏原。在本次會議中,生合生物以SynForU-STP 1、SynForU-STP 4、TWK10為例,分享了如何掌握全球無過敏原市場需求以及優化生產研發技術,為易過敏人群提供無過敏原益生菌解決方案提供思路。

森永乳業基礎研究所所長、京都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客座教授肖金忠老師分享了題為“腦腸軸-親和人體雙歧桿菌MCC1274對改善認知功能的可能性”的報告,通過深度解讀親和人體雙歧桿菌在作為腸道微生物群中主要成員下是如何維護人體健康的,從分子水平上解讀了親和人體雙歧桿菌的健康維持作用,并分享了MCC1274菌株對改善認知作用的臨床研究和作用機制的最新研究結果,介紹了雙歧桿菌MCC1274通過其代謝產物和菌細胞成分綜合地起到改善腦功能的作用,為益生菌在腦腸軸方面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SACCO CSL大中華區商務拓展總監楊霞老師針對“天然有效方案解決女性私護困擾”進行了報告,并介紹了組合菌株Synbio在解決女性私護困擾方面的研究以及應用舉例,通過講解女性私護益生菌產品開發的關注重點和菌株選擇原則,為女性私護益生菌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方向。
在12月27日上午的圓桌論壇上,參與嘉賓包括上海理工大學王光強教授、AB-BIOTICS大中華區負責人律冉、生合生物科技總經理徐添根、森永乳業基礎研究所所長肖金忠、SACCO CSL大中華區商務拓展總監楊霞以及善恩康研發總監馬新,與會專家就“益生菌功能化與創新”展開探討,從益生菌創新熱點方向、對國內市場建議,再到益生菌相關功能、未來研發熱點方向,最后到如何打破益生菌產品開發同質化,多角度圍繞我國益生菌功能及產品創新發展進行了系統的探討,對益生菌行業未來的研究與產業轉化提供了指導依據。


ADM H&W 亞太區法規與科學事務總監俞海琦老師、ADM北亞區微生物組產品總監高偉老師分享了“后生元法規及代謝健康解決方案”的報告,對中國后生元法規進行了相關解讀以及中國后生元法規進展進行了分析,并重點介紹了ADM后生元熱滅活BPL1?臨床表現及作用機理,為后生元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思路。

善恩康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馬新分享了“植物乳桿菌H6后生元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脂代謝的機制研究及應用”的報告,通過介紹植物乳桿菌H6活菌改善脂代謝的機理研究以及植物乳桿菌H6后生元改善脂代謝調節腸道菌群的機理研究及應用,表示植物乳桿菌H6后生元能顯著降低膽固醇、ALT水平,調節胰島素耐量,并能夠調節腸道微生物的α和β多樣性,顯著降低F/B的比率,為植物乳桿菌H6后生元的產品應用進一步提供了理論依據。

蔚藍生物營養與健康技術中心首席科學家、艾地盟蔚藍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董事會成員段治老師分享了題為“功能性凝結魏茨曼氏菌菌株及食品創新解決方案”的報告,介紹了蔚藍生物自主研發并測試的凝結魏茨曼氏菌VHProbi? C08的菌株特性、功效實驗及創新解決方案,并指出該菌株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熱性和貨架期穩定性,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具有降糖和降膽固醇的功效,在產品工業加工應用中也具備專有的活菌量預測模型方法,此次通過分享凝結魏茨曼氏菌的創新解決方案開發,為益生菌在食品飲料中的應用提供了更廣泛的思路。

諾維信一康銷售負責人劉琨老師在會議上分享了題為“基于研究的有效排除重金屬益生菌解決方案”的報告,介紹了鉛及重金屬超標的市場問題,以及如何預防鉛暴露和鉛超標后的臨床方案,尤其是兒童預防,并重點介紹了植物乳桿菌SmartGuard?預防兒童成長過程中受到食物中鉛污染的作用機理,通過臨床試驗驗證SmartGuard?中獨特的益生菌可與腸道中的鉛結合,并確保鉛在24小時內排出體外,為解決鉛及重金屬超標的產品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

江南大學&均瑤健康聯合創新實驗室總監、潤盈生物首席科學家兼研發中心基礎研究所所長張傳芳老師在會議上分享了題為“基因組學在益生菌功能預測、表征評估和菌株鑒定方面的應用研究”的報告,并表示益生菌菌株的全基因組信息可以系統且全面地了解特定菌株的基因組成、潛在的益生功能與應用方向,可以更加準確地探究益生菌菌株的遺傳、進化和分類,并通過基因組水平考察菌株是否存在耐藥、毒力和致病性相關基因,從而評估益生菌的安全性。以及應用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比較生產過程中不同代次菌株基因組間基因序列和結構差異,特別是功能基因的高效檢測,判定益生菌在產業化應用過程中的遺傳性和穩定性,并用于益生菌功能的預測和特定菌株的鑒定,為益生菌基因組學的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研究員崔樹茂老師分享了題為“中藥(藥食同源)與菌群互作研究進展及聯合益生菌的實踐”的研究,從功能性草本活性成分及功能性草本與菌群互作功效機制、藥食同源協同益生菌挖掘應用即基于生物轉化研究新型功能性食品以及益生菌資源挖掘與利用等方向介紹了中藥與益生菌的相互作用,為益生菌類產品開發及產業轉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12月27日下午的圓桌論壇上,參與嘉賓包括ADM產品總監高偉、蔚藍生物營養與健康技術中心首席科學家、艾地盟蔚藍生物科技董事會成員段治、諾維信一康銷售負責人劉琨、江南大學&均瑤健康聯合創新實驗室總監、潤盈生物首席科學家兼研發中心基礎研究所所長張傳芳、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研究員崔樹茂,與會專家就“益生菌產學研與標準化下的應用創新”展開探討,從益生菌產學研用及最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到益生菌產品個性化、標準化、規范化及標準化下企業如何創新發展等角度圍繞我國益生菌從基礎研究到技術落地、實現產學研結合發展,以及標準化下產品創新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探討,對整合益生菌行業資源、持續提升益生菌自主研發的創新水平,以及更好地發揮龍頭企業的創新帶動作用,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好的創新技術與健康產品。
益生菌的研發是健康食品創新的重要方向,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共生菌群與宿主的健康狀況有著密切關系,益生菌給人體帶來的益處已超越基礎的研究,如何實現研究成果在產業中的創新轉化,賦能益生菌產品高質量發展成為益生菌行業的重點話題。
益生菌在線回放觀看鏈接:https://study.foodmate.net/web/dbk/detail?id=1364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刪除或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