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糖、減糖是食品飲料消費品過去幾年的主要趨勢,并且在整個疫情期間一直在持續。
近日,國際食品信息委員會(IFIC)開展的2022食品與健康調查指出,73%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正試圖限制或避免飲食中的糖分。同時,三分之一的消費者表示,對成分的熟悉程度對他們的購買產生了很大影響,自2018年以來增加了10個百分點。
隨著消費者對低糖、清潔標簽產品興趣的日益增長,海外主流甜味劑供應商表示,減糖在他們開展的專有消費洞察報告中已經成為既定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明顯的趨勢。
01、調味水和蘇打水流行低甜味
嘉吉公司(Cargill)高強度甜味劑高級營銷經理Carla Saunders表示,糖含量仍然是美國消費者的關鍵影響因素。公司開展的專有研究發現,62%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購買新產品之前可能會檢查糖的含量,將糖分置于比甜味劑類型或特定甜味劑聲稱更高的優先級。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低甜度”產品接受度的增加,人們對糖含量產生了興趣,尤其是年輕消費者。五分之三的18-29歲消費者表示他們正在尋找味道不那么甜的產品,這種趨勢在調味水和硬蘇打水細分品類尤為明顯。
嘉吉最新推出的甜味劑EverSweet+ClearFlo系統將甜葉菊甜味劑與天然風味混合在一起,由此產生的甜味劑系統提供了廣泛的益處,包括改變風味、增強口感,以及改善配方中的溶解度和穩定性,以及更快的溶解等,創造了一種更像糖的體驗。
02、全糖飲料轉向低糖飲料
泰萊公司(Tate & Lyle)品類戰略和規劃高級經理David Nichols表示,其開展的“2022年專有消費者研究”報告顯示,甜味劑的含量會對消費者購買的產品選擇產生影響。具體來說,63%的美國消費者表示,在產品成分表上閱讀糖分確實會影響他們購買該產品的可能性。同時,81%的美國消費者在看到產品的成分表時,會將他們對高果糖玉米糖漿的看法納入購買的決定中。
這項研究還發現,飲料中使用的甜味劑類型不僅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圖,還會影響他們的實際購買習慣。45%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過去12個月中改變了他們購買的飲料中甜味劑的攝入量,最常見的變化是從全糖飲料轉向低糖飲料。
03、下一代甜葉菊
宜瑞安(Ingredion)減糖和特種甜味劑高級副營銷經理Christina Coles表示,“Health Reimagined”是一種更全面的健康方式,也是影響甜味劑市場的主要宏觀趨勢之一。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他們更加關注所消費產品中的糖含量,以及所使用的甜味劑類型。這一趨勢導致蔗糖和玉米糖漿等全營養糖類的減少,以及阿斯巴甜和安賽蜜等人造甜味劑的減少。
消費者對甜菊糖等甜味劑的需求已經到來,供應商也在采用能夠提取出味道更好的甜菊糖特性的技術。此外,宜瑞安正在改進下一代甜葉菊和非甜葉菊高效甜味劑,可提供干凈的甜味,減少不需要的苦味和回味。

04、奇異果蛋白來源的甜味劑受關注
美國Icon Foods首席執行官Thom King也呼吁關注清潔標簽對甜味劑市場的影響。隨著消費者從他們的飲食中去除添加的糖分,對含有羅漢果、甜葉菊甚至阿洛酮糖和赤蘚糖醇的產品的需求繼續增長。
Icon Foods公司推出的Thausweet是一種甜味調節劑,使用了奇異果甜蛋白,一種源自南非本土katemfe 漿果的蛋白質甜味劑,擴展了甜味的體驗,并且在不使用掩蔽劑的情況下幫助掩蓋異味。
盡管該原料目前沒有商業化,但其在減糖方面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文章來源:植提橋(ID:HerbridgeMedia) 文:Tony,轉載已獲授權,圖片來源:千圖網會員。
提醒:文章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歡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讀者不應該在缺乏具體的專業建議的情況下,擅自根據文章內容采取行動,因此導致的損失,本運營方不負責。如文章涉及侵權或不愿我平臺發布,請聯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