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1本家譜,到底有多難?
曉名
修譜
2022-01-07
666
家譜是家族文化的載體,修譜則是家族文化的傳承。一個強大的家族,必定會有家譜來記錄歷史和發展,那么一本完整的家譜,用傳統的方法來修,到底有多難呢?
以前一個家族發起修譜,成立編撰委員會也就是所謂的搭建“修譜班子”是第一步,這個團隊往往會需要邀請到家族之中有名望的族老或者有文化才華的人。想要正式敲定編撰委員會,往往需要至少三次以上的開會確定。之后就是開始籌集資金,這一步往往都是根據各個支系分支、小家庭的經濟狀況來確定。委員會人員敲定、修譜經費也籌集到位,修譜才算是正式開啟。
修新譜之前,首先要收集、校對老譜資料,這個階段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除了老譜資料的整理,選定新修家譜體例,開始整理新入譜的資料,開始錄入工作,至少三次以上的校稿、定稿、印刷,再到印譜、拜譜、頒譜儀式。真正家譜發到自己的手里,沒個幾年的時間是根本出不來的。而家族如果人丁越多,出家譜的時間自然也是需要更多。這種傳統的方式秀出來的家譜,的確是太不容易了。
隨著互聯網家譜的普及,現在只要有家族宗親想要修譜,即可組建動員群,通過發送微信家譜節點直接開始修譜?;ヂ摼W家譜,通過家譜管理員錄入老譜資料,自家族人可以查看和補充。有關印刷方面,因為互聯網家譜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媒介直接閱覽,降低的打印的需求。如果有需求的宗親,可以一鍵生成譜書,自行選擇導出的支系,這樣即便是打印也節省了不少的成本。
互聯網家譜,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隨時地更新家族人丁的信息,對于家族一些重要的大事件更是可以上傳視頻、圖片、錄音等多媒體文件,這樣遠比傳統修譜要強太多,也不會因為事情太多而遺落一些家族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