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日程
《第3期魚糜制品加工技術培訓班》
盼望著,盼望著,它終于來了,隨著疫情管控政策的全面放開,2023年3月24-25日,食品伙伴網將繼續攜手“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在上海組織舉辦第3期“魚糜制品加工技術培訓班”,邀請專家老師對魚糜及其制品加工技術、工藝裝備、操作要點、感官品評等進行系統性的講解,采用冷凍魚糜制作魚丸和魚糕,結合這兩種魚糜制品案例的現場加工操作、機械設備參觀等,使學員在理論知識和產品加工技術方面都達到質的提升,能更好的應用到產品實際研發生產中。
主辦單位:食品伙伴網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
培訓主題:魚糜制品加工技術培訓班(魚丸+雙色魚糕)
培訓時間:4月1-2號 2天
培訓地點:上海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實訓基地
培訓內容:


培訓對象:魚糜及魚糜制品加工企業,餐飲連鎖企業研發、質量、生產等相關技術人員,高層管理者;餐飲終端個體經營等。
培訓費用:3600元/人
備注:培訓費包括教材文具、實操環節所有原料耗材、工作服;食宿、交通費自理。
講師陣容:
01、王錫昌
博士生導師,上海海洋大學研究生院執行院長,水產品高質化加工利用學術帶頭人,農業部水產品貯藏保鮮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上海)主任。1998-2001年日本京都大學招聘訪問學者,專攻海淡水魚糜及其制品的品質比較研究,2001年取得京都大學農學博士學位。先后獲上海市曙光學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等榮譽?,F任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魚糜及其制品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科協第九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食品學會理事長,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審評委員會委員等社會兼職。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部948項目、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等項目多項。近五年來,發表研究論文150余篇,其中SCI/EI論文6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營養風味分析與品質評價控制、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02、汪之和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科研項目二十項。發表論文110余篇,主編“水產品加工與利用”、“魚糜制品加工技術”(與王錫昌合著)專著 ,副主編“食品工藝學”等教材。主要研究方向為魚糜制品加工、水產品保鮮與?;钸\輸、水產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曾受中國水產總公司委托赴非洲塞內加爾指導魚糜生產。曾兼任中國水產品質量認證管理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中國水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理事、上海市水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水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03、陳舜勝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中國水產學會資深會員,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會員,中國營養學會會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水產資源利用學、食品分析、食品營養與安全、食品感官評定。1996~2003年作為中方主持人參加中日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中國淡水漁業資源利用技術開發。主持或參加國家重點研究項目10余項,參與編寫《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水產卷》、《中國大百科全書?水產卷》、《化工大百科》、《辭?!?、《大辭?!?、《水產品安全性》、《食品分析》、《水產食品學》、《食品感官評定》等重要著作10余部, 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20余篇。2010年以來經常受邀在上海電視臺、東方衛視、中央電視臺科技頻道、湖南衛視、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出席食品安全、營養類及海洋生物等專題。在《澎拜新聞》、《生命時報》、《食品與生活》、《解放日報》、《新民晚報》、《德國之聲廣播電臺》等報紙、雜志及多媒體上撰文或接受采訪,為消費者答疑解惑,并從食品科技、食品營養、食品安全等角度指導消費者識別消費宣傳陷阱,提高對健康食品、安全食品的鑒別能力。
04、施文正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喀什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生物工程專業);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海洋食品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成員、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工分委會委員等學術兼職,江蘇省鹽城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課題和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上海市農委項目和校企合作項目等,在水產品精深加工、品質評價、控制及風味形成機理等方面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錄40篇;申請發明專利20余項,已授權9項;制定上海市團體標準1項;獲得4項廳局級科學進步三等獎,參與編寫《海洋水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現代海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戰略研究》等專著。
05、俞駿
俞駿,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食品加工實驗中心工程師。2011年起,參加上海農業專家服務基層行動,現擔任上海浦東新區農業服務團成員。2017年11月起,參與“農業部水產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集成科研基地建設項目”,承擔魚膠原中試生產線,魚油提取、精制、油脂微膠囊化中試生產線的初設任務。本次培訓主要負責:水產食品加工實驗室功能配置介紹,冷凍魚糜原料實驗設備操作演示教學及冷凍魚糜原料及魚糜制品實驗教學。
06、邱偉強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為食品理化分析、水產食品加工與保藏。多年來一直從事水產食品的加工、品質及安全性控制等方面。熟知食品分析前處理原理、方法及手段,精通大型精密儀器操作及方法開發。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項目12項,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7項。曾獲2018年中國水產學會范蠡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3),2018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排名3),2018年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3),2019年上海海洋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5),2017年度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10),2019年魚油提取與精制虛擬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排名6)。上海海洋大學農業農村部水產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集成科研基地和國家水產品加工中心(上海)秘書。主講《食品分析》、《食品資源利用》、《儀器分析》等課程。
合作單位介紹與剪影: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擁有四個學科(系)、一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7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國家淡水水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農業農村部水產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集成科研基地,上海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水產品貯藏保鮮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冷鏈裝備性能測試及節能評價公共服務平臺等)。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上海海洋大學)實訓基地是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具備魚粉(寵物食品)、魚油、“膠原蛋白”生產線、魚糜及其制品、啤酒、焙烤、感官等設備產線與實驗室,可實現從原料到產品的過程轉化,理論有效結合實際,達到教學示范效果。

上海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實訓基地
報名聯系:

